【内涵挖掘】“吃瓜群众”最开始源于一个公路新闻,记者采访一个老伯,老伯说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当时在吃西瓜。后来新闻评论里就有人评论道:我只是一个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吃瓜群众”由此流行开来。于是有人就干脆将“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用于形容围观某事物的人们。再后来,“吃瓜群众”几乎等同于“群众”一词,可以用任意形容词来修饰,例如“目睹了整个事件的吃瓜群众”“然而吃瓜群众早已看穿了一切”“吃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等等。 该词入选《咬文嚼字》杂志社发布的“2016年十大流行语”,并入选“汉语盘点2016”年度字词。 【三维解读】 “吃瓜群众”是一个网络用语。在网络论坛中,人们发帖讨论问题,后面往往有一堆人排队跟帖,或发表意见,或不着边际地闲扯。2016年,有人将“不发言只围观”的普通网民称为“吃瓜群众”,表示对事情不了解,对讨论、发言以及各种声音持“围观”的态度。人们频频以“吃瓜群众”自嘲或互嘲,用来表示一种不关己事、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 除了有“围观”的意思以外,还有一个有点调侃公务员的意思。一些群众嘲讽公务员没有大脑,只会听从部门和上级的安排,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 就“吃瓜群众”现在的含义和意思来看,其实已经没有原来那么复杂了。在朋友圈或者别的社交账号上看见的“吃瓜群众”,其实他们大多数是装无辜,或者调侃,并没有前面提到的嘲讽的意思。很显然,“吃瓜群众”的内涵已经超出了鲁迅笔下“围观群众”的麻木冷漠、不明真相,具有了更多更复杂的内涵。“吃瓜群众”不仅体现在生活状态上,更是一种心态,他们身份卑微又追求认可,他们寻求“存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这样的人群在目前的国内网民中占绝大多数。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吃瓜群体”即草根群众,“吃瓜群众”喜欢的就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 命题范例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围观”恐怕是鲁迅最喜欢也最热衷描写的题材。《药》里围观处决革命党的情景,后来又出现在《阿Q正传》里,只不过这一次围观的是枪毙阿Q,而且很不让人“满足”。他还特意为“围观”量身定做了一篇小说《示众》,写一群路人如何三三两两地聚集起来,围观一个“穿蓝布大衫上罩白背心的男人”游街示众。 这些无聊的围观群众,被鲁迅一并打包,装进一个叫“看客”的篮子里。从此,“看客心态”成为中国国民性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实际上,在围观方面,其他国家的民众并不比中国人矜持多少。 请结合上面材料,选准角度,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审题立意】 材料的第一段介绍“围观”的现象,从被围观者的身份出发,可看出围观者的冷漠,由此可立论: ①拥抱热情,拒绝冷漠; ②人应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材料第二段中“无聊”一词点出了围观的原因,由此可立论: ③充实生活,远离“围观”; ④人生的精彩在于创造有意义的生活,而不是寻找有意思的瞬间。 从中国国民性的“看客心态”出发,可有如下立意: ⑤提高国民素质,重塑国民形象; ⑥做好自己,成就群体。 从“在围观方面,其他国家的民众并不比中国人矜持多少”出发,可有如下立意: ⑦“围观”反映的乃是人类共性,而非某一国所独有; ⑧我们不应妄自菲薄,但也不可放松素质的提高; ⑨我们不能因一部分人的做法就给所有人定性,应全面、理智地分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