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没错,我们在为人处事、与人交往的时候,就要讲究诚信,即诚实守信。所谓诚,就是内诚于己,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所谓信,就是要外信于人,讲信用、讲信誉、守信义。
古人的思想是多么博大精深,他们都懂得对人要以诚相待,那我们作为现代人是不是更应该去诚信待人呢?记得在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这么高的赏赐,结果没有一个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的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从这一事例中我明白了:只有为人诚实,言而有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所以一定要有诚信。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这使我明白: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识破,他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诚信待人呢?我认为:首先要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接着,要知道承诺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轻易承诺而不兑现,是一种不良品质。所以我们在没有把握答应别人的要求时,不要轻易许下诺言,要学会拒绝;一旦有所承诺,我们应该努力兑现。最后还要明确,我们做大事、小事,都要认真面对,在做人方面实质上没有大事小事之分。生活是由点点滴滴的小事构成的,诚信做人就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我们在做大事的同时也要拘小节,把做事与做人有机的统一起来。
在新的时代里,国家要兴旺,人民要富强,这些都要以诚信为基础,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愿我们以前人为戒,诚信待人,做好国家的接班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