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孔子说:“不分是非的好好先生是足以败坏道德的人。”孔子认为乡愿是一种“似德非德,而乱乎德”的人。
孔子设想的是一种理想社会,他认为每个人都要做德者,诚实守信。而乡愿是指言行不一、是非不分,不得罪别人的好好先生。不合乎中庸之道,所以孔子批判这种人。
但若按照孔子的标准,当今社会又有几人没有做过乡愿?难道当今社会就不存在德了吗?道德都被败坏了吗?当然不是!
如果言行不一、是非不分的人,不诚实的人就是败坏道德的人,那偶尔而为的善意的谎言也是败坏道德的行为吗?当然不是!很多时候,善意的谎言往往能帮人树立自信,【变形计】中,有位城市女孩原本非常厌恶学习,却因农村老师的一个谎言渐渐改观。老师在考试前让所有学生故意考砸,公布成绩的时候,女孩是第一名。其实女孩并不是真正厌恶学习,只是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老师的这一善举让女孩明白她并非笨并非学不好,让女孩重新拾起自信。难道老师的这一善举也要被指责败坏道德吗?
如果不轻易得罪人、八面玲珑的人就是败坏道德的人,那是不是意味着每个人都要去纠结一点小事,因为一件事而闹不愉快?人与人总会发生小矛盾,难道人们就要因为这些小矛盾分崩离析才叫“德”?当然不是!八面玲珑是高情商的体现。情商高,为人处世便会成熟一些、正确一些。成功的机会便会多一些。德的目的本是促进社会公平、和平与繁荣。促使大家友好相处。如果这个“德”是教我们为了一些无伤大雅的事影响彼此感情,是教我们意气用事,那这样的“德”何必遵守?
由此可见,至少在当今社会,乡愿并非败坏道德的人!
中小学写作指导、写作素材、优秀作文以及有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