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为现代历史上政治经济的第一超级大国,其经济发展历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充分反映了其社会制度对于经济建设的积极意义及其固有的局限性。因而掌握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内在机制,总结其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战后,世界局势整体缓和,经济态势总体上稳中向好。美国成功抓住这一契机,大力发展经济。广泛应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的先进成果,同时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旨在充分利用其资本主义制度下特有的市场经济活力,通过利益杠杆调动生产经营者积极性,进而刺激消费市场和金融市场,成效显著,美国经济一时呈现出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但美政府在推行自由放任主义的同时,对市场经济自身的调节能力过分信任,忽略了单一市场经济体制下或者说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社会的固有弊端,即各市场主体的盲目生产、无序竞争以及随之不断扩大的社会贫富差距。最终积重难返,一场以金融市场崩溃为先导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进而迅速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其间,生产衰退,工农业总产值大幅下降,失业人数急剧攀升,民众基本生活难以维持,间或还有垄断企业为缓解生产过剩、产品滞销的压力,大量销毁产品以维持商品价格。资本主义制度下单一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等特有的局限性在这场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中暴露无遗。
由美国这一典型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起落中,我们不难发现包括美国、西欧各国在内的单一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共性。即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民众的消费热情,依靠利益杠杆和价值规律由市场主体自行调节生产要素,政府对宏观经济少有调控甚至自由放任。在这种发展模式下,短期内能够迎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市场活力的充分激发。但政府对国民经济缺乏必要而有力的调控手段,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其盲目的趋利性最终会引发由供求关系失衡导致的周期性经济危机。
此外,长远来看,社会财富大量掌握在垄断资产阶级手中不可避免的会制约国家对资源的配置能力,使得经济发展成果更多的成为少数群体的的私利而非充分作用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这一现象在当今国际社会依然屡见不鲜,具体体现为一些经济繁荣甚至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面对同某些经济相对落后但决策机关对资源的可调动率高、社会凝聚力强的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时,表现无力甚至陷入被动。
可见,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能够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提高体制运行效率并显著增强创新能力的同时,自身难以依靠单一市场调节以达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所以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深入学习美在柯立芝时期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经济繁荣的案例,接受市场经济机制,转变单一的计划管理,解放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从而清醒认识到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计划体制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同时,还要深刻的意识到,资本主义固有的内在矛盾已然决定其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历史局限性。
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要平衡兼顾两个方面。
一是要“采欧美市场之所长”。即现阶段和今后一段时间坚持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毫不动摇得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广泛调动各市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达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二是要“去资本专利之所短”。即坚持党的先进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最大限度的发挥我国特有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广泛调配资源,发挥国家凝聚力的优越性。进而实现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机结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迸发出巨大的活力,拥有无限美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