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梦中,我以为人生很漫长,会远得连尽头也看不见,没想到我匆匆翻看,人生,却再也无法逆转。在当下,我以为时间很重,会重得连时针都走不动。没想到我轻轻一吹,时间,却再也没回来过。
《活着》这本书不长,我记得在那个高三准备二诊的紧张氛围中,我花了一个晚自习的时间偷偷把这本书看完了。没有眼泪,没有感动,有的只是内心深深的震撼。对于这本书对我的感觉,怎么说,就像是一盘蛋糕突然不小心被一颗樱桃给毁了形状但它却仍然能够食用。术语一点,便是从刚刚开始到结尾都充满了悲剧感却不觉得夸张,且很容易让人思考人生。
这本书我从那个晚自习看完开始便向周围的人安利,即使到了大学,在学校实训平台自我介绍时,在读书会分享时,我都一定最先提及这本书。之所以如此重视这本书,我觉得它所带给我的是在最后高三冲刺时期的动力和乐观面对人生的态度。
《活着》大致讲了一个落寞的地主家庭的一生,其中的主人公便是地主家族中的儿子。悲剧性便从最开始地主儿子赌博输掉全家开始的,先是地主在无力偿还债务在茅坑上不小心摔落地上而死,从那以后,除了主人公——地主家的儿子一直在世以外,主人公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人一个一个死去,白发人送黑发人至少发生了两次。且其中男子死的最悲剧,到现在我还记得主人公的儿子是抽血抽死了,女婿被两块石泥板夹成碎渣,而年仅四岁的孙子是吃豆子吃太快噎死了。我知道有一些血腥,在写这一段的时候我的手不知为何生痛。或是,真是融入到情节去了。而最后,唯一陪伴主人公的便是他在年老时买的一头老牛。
关于这本书,
有人说它是一个从始至终的悲剧,
又有人说,
它描写了主人公的一生,并不是悲剧。
而在于我,
我选择中立,
主人公有享受过家庭和睦的幸福,
但家人的死亡也带来了浓郁的悲剧色彩。
作家余华在其小说《活着》中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命运伴随各种厄运、磨难、困难和打击,但是无疑活着是生命最大的馈赠。主人公埋葬了所有的亲人后,他坦然的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在苦难的磨砺中他学会了忍耐,忍耐生活的艰辛和重压。最后的生命中他简单又纯粹:为了活着而活着。因此,望你舒心地活着,珍惜时光,被这个世界温暖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