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结束了,开学了。班会上,听到班主任李老师语重心长地提到理想与抱负、做人与做事、感恩与行动、校纪与班规、目标与计划……同学们斗志昂扬,读书、讨论、朗诵,歌声、书声、喊操声、宣誓声……争先恐后,朝气蓬勃,充满了激情燃烧的岁月。
女生高雅,来自农村,衣着朴素、生活俭朴,沉默寡言、性格孤僻,遇到班级有集体活动,她一般总是躲开,但是在学习上如拼命三郎,早来晚走,很少午休。调查与她同寝的女生,都说高雅进寝室如徐庶进曹营,基本上一言不发谁人不理。每逢周末,她不回家,而是和在隔壁一中上学的小妹到县城里捡破烂。李老师研读高雅送来的随笔,谈家庭、社会、人生时,充满无可奈何唉叹声,扑面而来的是悲观情绪;谈到母亲时用“这个女人”“那个女人”代替,似乎有痛有恨。
一个晚自习,李老师找到了高雅,她却用一问“没啥事”打发了。又一个晚自习,教学楼二楼走廊上,李老师与高雅凭栏远眺。李老师按提前编定的思维程序跟高雅谈了近一个小时,与她的心灵周旋,一层层掀去压在她心头上的石头。最后,高雅声泪俱下。
原来,高雅母亲高中毕业时年轻貌美,与同村一青年青梅竹马,终未结成良缘,后来却因故嫁给了高雅的爸爸。爸爸矮小、黑瘦、木讷、平庸。在高雅的记忆里,看到的是父母吵闹、打架、离婚、分居,听到的是妈妈与那个青年如何藕断丝连,村里人指指点点。家里一贫如洗,姐弟仨守着爸爸与几亩地苦熬着,小学、初中、高中,姐弟仨得到的都是学校、老师、班主任的资助与同情,今儿谢这个明儿谢那个,人情债令她自卑、痛苦而又无可奈何。她爱爸爸更爱小弟小妹,像母鸡护小鸡一样尽力保护着,却记恨妈妈。她要拼命考上大学,要让所有伤害过她、看不起她的人都拜在她脚下。李老师听后感动了,她一路挺到现在太难了!辛酸、压抑、苦闷,就这样,她逐渐形成了冷漠与偏激的性格。
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病还需心药医。
李老师通过电话约到了高雅常年在外打工的妈妈,向她讲述了高雅目前的各种状况。妈妈听后泣不成声,言语中充满了委屈、忏悔与担忧。之后,李老师又打通了高雅爸爸的电话,同样进行了有效沟通。总之,为了高雅姐弟们的未来,李老师煞费苦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高雅的父母亲都做了孩子们早已期盼的事情,姐弟们从而感受到了久违的幸福。高雅也变了,变得话慢慢多了,情绪越来越好了,学习更努力了,脸也有笑容了。高一下学期期末,她拿到了学校颁发的三百元奖学金。那一刻,李老师笑了,他像完成一件得意的作品,颇有成就感。
一个雪天,李老师突然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喂,李老师,你班有一个叫高雅的学生吗,我给她送一件棉衣和一千块钱,想托你转给她,你看行吗?”“你是……”“我是她村里的亲戚,只想帮助她,但不想让她知道,请你帮帮忙好吗?”李老师顿答应了,高雅太苦太需要帮助了!
李老师叫来高雅说:“天冷了,县委、县政府、学校开展向学生送温暖活动,资助品学兼优而家境贫寒的学生……”高雅欣然接受了,这个冬天,她感觉特别暖和。
一个暴风骤雨的夜晚,高雅突然生病了,哭得很厉害。李老师一边拨打120电话,一边跑向教室。随后,李老师和班里的六名同学随救护车驶向县医院。两个小时后,高雅病情稳定了,师生们的谈话声、逗笑声、鼓励声让高雅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第二天,高雅的爸爸来了,同学们也三三两两地来了,高雅笑着笑着又感动地哭了。此时,她被暖暖的爱包围着!出院后,高雅变得更加热情、开朗、活波、自信了,她说自己一定要考入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