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体裁 > 写作指导高中部分文言虚词解释例析二

高中部分文言虚词解释例析二

时间:2024-11-27 01:26:07 写作指导 我要投稿
an 1.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2.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 [例解] 用作疑问副词。出现在疑问句中,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相当于“怎么”“怎样”。 3.皮之不存,毛将安傅(附)?(《左传僖公十四年》) 4.沛公安在?(《鸿门宴》) [例解] 用作疑问代词。在疑问句中作宾语,置于动词之前。相当于“什么”“哪里”。er 1.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例解] 用作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例解]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例解]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例解]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5.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例解] 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6.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7.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例解]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8.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例解] 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9.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1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例解] 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er 1.尔何知!(《殽之战》) 2.中寿,尔墓之要拱矣!如有营,(《殽之战)3.且尔言过矣(《季氏将伐颛臾》) 4.胡瞻尔庭有县貆兮(《伐檀》) [例解] 用作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你”“你们”“你的”“你们的”。 5.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6.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 7.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例解] 指示代词,相当于“此”“如此(这样)”“那”。 8.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例解] 用作副词,用来修辞动词,相当“这样(地)”。 9.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待坐》) 10.子路率尔而对曰:……(同上) 11.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祭妹文》) 1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 [例解] 用作助词。作形容词、动词的词尾,和“然”的用法相似:相当于“的”“地”“着”。 1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不辱使命》) [例解] 表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而已”。 14.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例解] 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同虚词“耳”的用法相同。表叙述语气,相当于“了”或不译。fu 1.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2.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例解] 用作代词。表近指,相当于“这”或在“这”后加适当的量词。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4.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例解] 用作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或在“那”后加适当的量词。 5.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赤壁之战》) 6.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问说》) [例解] 用作助词。用在句子开头,表示议论或叙述的开端,称为“发语词”,也可用复音虚词“且夫”,不必译出。 7.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促织》) 8.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问说》) 9.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例解] 用作助词。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啊”或“了”。
高中部分文言虚词解释例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