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体裁 > 写作指导写作指导:作文要写出新意

写作指导:作文要写出新意

时间:2024-11-26 10:33:35 写作指导 我要投稿
  作文切忌落俗套,切忌写得一般化。   一般化的作文表现在选材雷同,叙述平平,读了之后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叫人不喜欢看或者缺乏看下去的耐心。   北方有句俗话:别人嚼过的馍不香。意思是要创新求异,要别具一格,要独树一帜。   落俗套、一般化的作文必然是不动脑筋草草写出来的,而优秀的作文则必定是下了很多功夫才写出来的,这里说的"下工夫",指的就是不断地思考,反复地研究,一次又一次地酝酿与琢磨。   比如说,老师出了个作文题:《家乡变了》。落俗套、一般化的写法是:过去,家乡如何如何的落后,如今,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最后点明题旨--家乡变了。   一位同学屏弃了这种写法,他独辟蹊径:   1、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全家在院子里纳凉,闲谈中谈到了母亲河--黄浦江。   2、爷爷感慨地说,他小时侯过黄浦江得乘坐小舢板,既费时又不安全。   3、爸爸接过话茬:我小时侯过黄浦江则乘坐轮渡船过江,安全多了,可是逢到迷雾天,则过不了江了。   4、我高兴地说,如今我过黄浦江全然不愁这些了,去,过隧道;回,奔大桥。   5、奶奶作了总结:世道变了,家乡也变了。   另一位同学的构思更是独具匠心:   1、爷爷是个"老上海",自诩能闭着眼睛摸到外滩。   2、爷爷退休以后,去乡下小住三年。   3、这三年,正是上海"三年大变样"的时候。   4、今年岁末,爷爷从乡下回到上海,却迷了路,最后还是"打的"回到了家。   5、爷爷一跨进家门,一个劲地说:我这个"老上海"迷了路,真是"上海变了,上海变了"。   这两篇作文的口子很小,然而开掘却很深,各自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家乡的变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人们常借"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来说明作文必须要有好的材料。   那么,有了好的材料是不是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来呢?我看也未必。因为,好的材料还要作一番巧妙的安排。   举一个例子来说吧!   有一次,老师出了《咱班好事多》的题目让同学练习作文。一位同学选择了以下三个材料来表达"咱班好事多":   1、一清早,同学们来到教室主动打扫教室。   2、同学们纷纷制作教鞭赠送给老师。   3、一位同学因病脱了课,同学们争着为他补课。   应该说,这三个材料选得都不错,也切合题意。然而,他在记叙的时候平铺直叙,好像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一样,因此,作文写得很一般,落俗套,既不生动,也不形象。别人读了,不可能得到一个深刻的印象。   后来,经过老师的指点,他换了一个角度,对材料作了一番巧妙的安排,取得的效果则完全不一样了。他是这样构思的:   1、学校里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以后,同学们纷纷行动起来,我也不甘落后,也想做一件好事。   2、一天,我起了个大早,想悄悄地打扫教室,谁知,当我来到教室,发现班上的几个"皮大王"早已把教室打扫干净了,他们还讥笑我"来晚了"。   3、我为教师做了一根漂亮的教鞭,想赠送给教师。没想到,老师捧出一束大小长短不一的教鞭笑着告诉大家:这些棒儿用到退休也用不完呀!我又"晚了一步"。   4、当我想为因病脱课的同学补课时,哪里想到,其他同学早已捷足先登了,我又"晚了一步"。   5、看来,要想做一件好事还真不容易呀,因为"咱班好事太多了"。   这位小作者没有做成一件好事,却把全班同学学习雷锋的热闹场面全写出来了,而且写得生动活泼,耐人寻味,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举一可以反三。我们看到作文题以后,不要急于动笔,必须认真思考,反复琢磨,选哪些材料,从哪个角度去写,对这些材料该作怎样的安排。否则,草率从事,写出来的作文必然平淡乏味,一般化,落俗套。
写作指导:作文要写出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