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语文_3000字
生活如一张白纸,而作为手上拿着七彩画笔的我们,就要用自己的双手去装点这张白纸。而这七彩的画,就是语文。我们可以用如太阳般鲜艳热情的红色绘出快乐的喜悦,用温暖亲切的橙色点下心中的感动,用温馨灿烂的黄色装点青春的快乐,用充满活力与生机的绿色勾勒旷达的胸怀,用深沉的青色擦拭忧郁的困惑,用清澈透明的蓝色描绘淡定的心境,用梦幻般绚烂的紫色渲染浪漫的气息……这就是语文。她可以使白茫茫的一片挥洒得五彩斑斓。
语文,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艺术,懂得语文的人,将会是一个很好的艺术家。我喜欢语文,喜欢它的丰富多彩,喜欢它的变幻莫测,喜欢它的神秘诱人。对语文,我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向往。
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星期六,星期日,泡上一杯淡茶,坐在椅子上,捧着书,那一篇篇优美的散文,让我体验人生哲理,畅游语文词海,走向华丽殿堂。伴着清茶,慢慢咀嚼,果然唇齿留芳。
语文是绚丽多彩的画卷,让人心驰神往。翻开语文书,我总会被那动人的情节那美丽的词藻所吸引,一口气读完文章后,慢慢品味,发现它是那样的多姿多彩,变幻无穷,令人神往。
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是我们沟通的桥梁,还为生活增添了许许多多的乐趣。
有诵读的清晨,有诗意的午后,有故事的夜晚……从最原始的绳结记事,再从甲骨文到秦国统一隶书。直到我们如今的小孩子牙牙学语,有一种稚嫩可爱、爹声爹气的鹅鹅鹅,再到学校教室里每天都按时传出的朗朗书声,还有领导滔滔不绝地会议,教育家们绘声绘色地演讲,话剧演员娓娓道来的讲述,这些,都离不开奇妙的语文。
我心中的语文美在于它的语言。晏子使楚时委婉的回绝、针锋相对的对话、有力而又不冒犯的还击,使得楚灵王偷鸡不成啄把米,改变了对晏子的歧视;《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诸葛亮的三寸不烂之舌,更是智压江东群儒;元前257年,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请求援兵,同时缔结联合抗秦的盟约。平原君决定带20个文武双全的勇士同去,但挑来挑去,还缺一个人。后来,一个名叫毛遂的门客自己推荐自己。经过一番考问,平原君勉强同意他一起去。貌不惊人、语不出众的毛遂,其实是个能言善辩的人。到楚国后,他与同行的19人谈论起天下大事,头头是道,大家对他的学问和辩才都佩服不已;阿庆嫂以一敌二,紧张地与胡传魁、刁德一智斗,说话犹如她的茶壶一样滴水不漏,话里有话,面对敌人的咄咄逼人,她细心沉着,冷静地用语言回击……语言就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我心中的语文美在于它的标点。你可别小看这一个个小小的符号,它们在文与字之间来回穿梭,就有可能使一句话的意思大不相同。唐朝时,一个穷人到他朋友家去玩,这个穷人非常的聪明。又一天,下起了雨,这个朋友想让他快点回去,不好意思说,于是,写了一封信,但没加标点。这个朋友的意思是: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没想到,这位聪明的穷人在信中夹了标点,意思全变了: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一个小小的标点,居然能发生如此大的转折和改变,真是比魔法还要神奇1
还有一次,我与同学一起写作业的时候,我问:还要几分钟?朋友回答:还要几分钟。一个是问号,一个是句号,文字还是原来的,但是意思就有了微妙的变化。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有趣的语文。标点就是一种灵活的体现。
我心中的语文美在于它的理解。所谓的理解,就是对语言意思的分析,不同的人能有不同的看法。更有意思的是,语文有趣就在这一点:一字(词)多义。
中国的文字很奇妙,一个字的意思有很多种,所以经常闹出笑话来。《穿井得人》的得,和《夔有一足》的足,这样的笑话至今还贻笑大方。
《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操兵退斜谷中,曹操正在进退两难之际,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曹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惇。惇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后来杨修被曹操处死。只因为一个词语,只因为理解偏差,只因为翻译歧意,杨修就平白无故地失去了生命。理解就是一种思维的体现。
我心中的语文美在于它的汉字。每每看见一面印满了方块字的纸,心中总有一股油然而生的亲切感。那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可别小看它。每个字都有它独特的风韵,小小的文字背后透露着深深的内涵,让人忍不住被它所吸引,为此深深着迷。那读起来有韵味、朗朗上口的小诗、童谣,就好比听一支婉转的音乐,是一次痛快淋漓的享受。四个声调加上轻声和变调,已是出神入化。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最为珍贵的瑰宝,谁能不热爱它呢?汉字就是一种内涵的表现。
我心中的语文美在于它的创作。你一定有过这样愉快的经历:一整个下午都趴在沙发上,头号蓬乱,脸蛋发红发热,不顾腰酸,眼神贪婪地扫视着,周围的一切都化为虚无,仿佛世界上只有你自己和你爱不释手的伙伴——手中的书。你屏住呼吸,眼睛睁得像桂圆一样溜圆,直到书合拢时,才重重的舒了一口气,然后一下子瘫软,但是脑子里还在回味着刚才那场盛大的视觉宴会。
在现在的信息时代,人们已渐渐与传统文化疏远。但是经典是永恒的,那些不朽的美文,如同春朝的花朵,炎热的勤奋,深秋的落叶,冬日的暖阳,照耀我们的眼眸,吹拂我们的心灵,感怀我们的寂寞,温暖我们的心灵。可爱的汉字、魔力的标点,构成一句优美的话,组成一段美丽的段落。各种独特的风格,童真童趣的、富有哲理的、细腻伤感的、婉转简约的、清新自然的、积极向上的、热情高亢的……多姿多彩的它们,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
在古代,那些文人墨客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找个山隐居起来,每天过着逍遥自在、无忧无虑的日子,饮酒作诗,好不悠哉。写作其实也是一种触摸美丽的体验,看着一个个汉字被输出,又活泼地组合在一块儿,奏响出和谐的乐章。捏得发热的笔,被汗水浸湿的纸,还有酸痛的手,心中却是无比地拥有成就感。对着阳光反复翻看几张纸,这绝对是一种快乐享受。当我看见老师在课堂上对于课文的一个段落、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词语一个字,做出了深层次的判断,同学们也咬文嚼字,透过一排简简单单的文字看出久远的心情和思想,揣摩作者当时细微的心思,感觉写作真的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写作是一种表达的体现。
我心中的语文美在于它的魅力。出神入化的思维,变化莫测的标点,奇妙多姿的汉字,再加上巧妙的组合,无不让人着迷。当你看到一段描写大海的段落时,那波光粼粼的海面,展翅翱翔的海鸥,蔚蓝色的天空与大海的尽头相连,金色的沙滩在太阳的照耀下灿烂生辉,一切都仿佛是身临其境;当你看到一段描写运动会的片段时,解说员激动得声音、热情地呐喊、拉拉队的欢呼就像是在耳畔萦绕回响,运动员们活跃的身影栩栩如生地展示在眼前;当你看到一段描写人物的作文或描写事情的文章时,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好像就在我们的身边出现,心理活动、神态动作更是精彩纷呈……
语言的魅力无处不在。当过北宋两朝丞相的吕蒙正,小时候家里生活困难得厉害,少年父母双亡,家境十分贫寒。大了以后,家里也没什么起色,还是穷得叮当响。这一年,到了过年的时候,家中空无一物,悲伤之余,他别出心裁地创作了一副由数字组成的对联,这副奇怪的春联在家门口贴出来以后,不大工夫,就围了一大群看热闹的人。大伙儿莫名其妙,猜不出对联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都站在那儿瞎嘀咕……这是一副漏字联。漏字联是对联的一种特殊创造方法。作者选用人们的通常用语,有意漏掉一两个字,让读者去猜想,这也是一种谜语联。上联二三四五缺什么?缺一;下联六七八九,少什么?少十。简而言之,是缺一少十。一与衣,十与食谐音,其意就是缺衣少食。而横批是南北,不正是没有东西吗?它表达的意思就是缺衣少食、没有东西,充分表达了作者当时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讽刺。当读者猜透了作者的用意之后,顿感作者构思之奇妙,可谓神来之笔矣!吕蒙正巧妙地运用对联谜,诉说了自己生活的困苦。短短一副对联,说尽世态炎凉,语文真是奇妙。
当年毛主席在阅读书籍时,总是喜欢拿着铅笔盒毛笔圈圈点点、勾勾画画,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有时候批注的字数还高于原文。这是因为语文有一种吸引人的魅力。
魅力更体现在成语、名言、文言文等方面。他们是古人智慧结晶的浓缩。一个成语,背后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句名言。背后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背景;一段文言文,也有他的典故和出处。它们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字展现得淋漓尽致。魅力是一种吸引力的体现。
随手拿到的宣传单,大街上的广告牌,随处可见的标语,以及衣服上的标签、药物的说明书,处处都有语文的存在。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又与生活息息相关。我心中的语文,既有变化莫测的标点、又有风韵独树一帜的语言,经过巧夺天工的结合,创造出无与伦比的奇迹。语文集齐悠久的历史、智慧的思辨、灵活的运用、清晰的思维、渗水的内涵、吸引人的魅力于一身的艺术,谁能不爱呢?只有真正懂得它、热爱它的人,才能撩开它神秘的面纱,感受到它无穷的魅力,继续发扬传承它。
我爱语文!六年级:张姝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