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学作文 > 初三作文初三读后感:《苏东坡传》读有感_1500字

初三读后感:《苏东坡传》读有感_1500字

时间:2024-12-11 01:26:06 初三作文 我要投稿
  苏子瞻带着他的竹杖芒鞋,走过半生风雨。
  ——题记
  有这样一个人,他精通书画诗文,无所不能;
  有这样一个人,他沉浮官海数年,四处流放;
  有这样一个人,他幽居黄州寺院,心境恬淡。
  他就是——苏轼。
  提起苏轼,你会想起什么呢?是小时常背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是他的书法《寒食帖》?又或是他的拿手好菜——东坡肉?如果想了解苏轼的人生,那就来看这本《苏东坡传》吧。
  《苏东坡传》,作者是林语堂。这本书一共四卷,让我清清楚楚“看见”了一个千年前的人的一生。从童年到青年,再到壮年,最后是晚年,作者用他的笔写出了苏轼一生六十五年的风雨与宁静,悲伤和喜悦,他将人物的精神揉在字里行间,藏在每一句诗词的欣赏里。如果说苏轼的一生是一幅画,那么我们平时对他的印象只是简单的线条,而作者则是让他这一生鲜活起来,真实起来,泼上油彩,绘上浓墨,勾勒出细腻的纹理。
  少年时,他来到三峡,目睹了“飞泉飘乱雪,怪石走惊骖”;壮年时,妻子病逝,他在十年后填词江城子以寄情思,“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至今仍令人潸然泪下;他与弟弟分别,感慨“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他的诗情与西湖的画意碰撞,描摹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被贬之后,他依旧自在,“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晚年时,他与朝云相伴,朝云逝去后,他总会想“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苏轼的一生经历了许多风雨,但他都选择了坦然接受。
  书中让人印象最深的,便是元丰二年的乌台诗案了。正如原著所说,“他一向疾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食,吐之乃已”。王安石变法后,社会上各种隐患陆续出现,苏轼一心为民,写下许多暗讽小人的诗词,甚至只是一句“世间唯有蛰龙知”,却遭人弹劾,险些丢了性命,最终被贬黄州。
  而他呢?他没有一味消沉,自暴自弃,而是把自己变成了人人皆知的那个东坡居士。他会因为稻子长出了绿苗而兴奋,也会因为久旱逢甘霖满足。这是我们平时所不知道的,是作者林语堂让一个高高在上的文人变成了一个跨越千年依旧令人亲切的东坡居士。是文字让千年前的一个人影逐渐变得清晰了。
  他会在那小小的一隅里依然悠闲自在。他会在月明之夜写下《赤壁赋》,会在梦中遇见仙鹤道士,会在“月色入户”之时去承天寺寻张怀民……
  他在一个月光倾泻的夜晚思亲,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与弟弟唱和,写下“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他在向西奔涌的溪水边,写下“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他在秋尽冬初之时,写下“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他有对人生自己独特的思考,写下“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最重要的是,他遇到了一场风雨,写下了令人回味无穷的《定风波》。被贬黄州的日子是阴暗的,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是未携雨具的众人遇见的大雨。而他,用那一双草鞋,一根竹杖,不紧不慢,不慌不忙,不急不缓地走过半生风雨坎坷,回头再望来时那条潮湿的布满青苔的小径,那里,风止,雨停。
  这不免让我联想到自己。几次考试的失利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应该心平,气定,拾起自己的竹杖芒鞋,同样的不紧不慢,不慌不忙,不急不缓地向远方的风雨走去。我会在心中低吟着,“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心中的东坡居士,带着自己的竹杖芒鞋,走过风雨,一路前行。

初三读后感:《苏东坡传》读有感_1500字